好情緒真的好?壞情緒真的壞?
耶魯大學教授JuneGruber在《心理學觀察》雜志發表研究成果說,好情緒應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不多不少才能讓生活更積極,更豐富。如果在不恰當的時候,比如本該恐懼或生氣時,你卻很高興,或者把“時時刻刻都快樂”作為唯一的人生目標,都會造成更深的心理傷害。
另一方面,壞情緒也不一定真的壞,它能讓你保持一定的適應性和警惕性。你越來越好的記憶力、思辨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都跟你的壞情緒有關,也就是說,在你心里不好的時候,消極情緒正在悄悄讓你變強大。
其實,人類經過數千年的進化,已經擁有了豐富的情感反應,無論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都讓你更適應環境和人生的變化,一味索求好情緒,或者排斥壞情緒,都不利于心理健康。
讓心情收支平衡,管好你的“情緒銀行”
儲蓄好情緒
情緒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不可能憑空壓制消失。所以,好情緒冒出來的時候,不如給它開個“活期賬戶”,讓它進入“金庫”好好睡一覺,細水長流。
1.好事到來,適當調用邏輯思維
“喜”是遇到額外好事時的情緒爆發,但是過分的喜悅,會導致“得意忘形”,讓心情消耗透支,甚至影響思維邏輯和判斷能力,做出出格的事,以后想起來都不免愧疚。因此,遇到“喜出望外”的好事,激動的情緒難以控制時,不如讓自己做一些需要思考的事情,諸如寫一段文字,把手頭工作做個梳理,是做一些智力題……思考的過程,會讓人自然而然冷靜下來,避免“忘形”,更穩重更理智地面對好事,甚至發現好消息中的隱患。
2.生活多規劃,不要玩樂喪志
“知足常樂”是好事,可是“常樂”的狀態會導致生活逐漸喪失界限,過于松垮,從精神狀態影響到身體狀態。重大事情來臨時,長時間的松弛狀態會讓人一下子不知所措,屆時腎上腺素的急速調動反倒損傷身體健康。所以在平常,不緊不慢、不徐不疾地給自己找事做,有計劃、有規律地生活,將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個時間表,就是一種督促。雖然時間表并不能真正約束你,但有這樣一個提醒,給自己稍微加壓,才不至于讓“情緒銀行”出現虧空。
3.天天運動,保持積極平緩的好心情
快樂一時容易,可讓心情一直保持健康卻不簡單。規律的有氧運動能讓肌體充滿活力,刺激心臟血液循環,身體好,心態就好,讓我們在面對喜怒時,有更平和的心態,也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將一點點樂事成倍放大,將一點點不如意發泄殆盡。多運動,生活中美好的能量更容易攝入到你的身體中,周而復始良性循環。
支出壞情緒
太平靜的生活會泯滅活力,影響健康,讓生活變沒趣。在適當的時候,讓情緒出來放放風吧!你的各種壞情緒,也有它們存在的理由。讓俗世生活吸收哀傷情緒
“傷心”這個詞絕不是空穴來風,遇到難過的事,過分的哀傷會讓心臟原本積極跳動的頻率被壓制,久而久之心臟活力就不容易被激發。但這時,不用刻意告訴自己“要高興”,也不用憋在心里,只要避免在過于空曠的環境待著,盡量到人氣高、熱鬧的地方走一走,耳濡目染柴米油鹽、家長里短的世俗生活,接接地氣,哀傷的洪流會逐漸被實實在在的生活吸干,你也會逐漸振作起來。
1.適度的壓迫感讓我們更有決策力
通常,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對重大事件作決定,因為心里沒有堅定的方向,任何決定仿佛都有紕漏。這時,你需要一點情緒做強心針——當你為某些“不想做”的事情感到有壓力,甚至憤怒時,會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更有使命感,也促使你快速下決心。澳大利亞心理學家約瑟夫·福加斯經過測試發現,當人們處在壞情緒中,記憶力更強,不會輕信,判斷力也不容易受太多因素影響。所以,不要讓自己總生活在平淡無奇的情緒溫室,常去傾聽一下身邊人遇到的不滿,關注時事和社會新聞,別忘了不時吃點兒辛辣,你的生活會更有目標和方向感。
2.膽小的時候,嘗試體會悲劇情懷
有沒有發現,處于哀傷情緒時,你會變得無所畏懼?“最心愛的東西都失去了,還有什么可怕的?”換個角度講,這就是哀傷的積極意義。當你明知道自己應該邁出去一步卻被陳規戒律困擾躊躇時,不妨讓自己體會一下悲劇情懷吧,無論影視里的悲劇還是悲傷的社會事件……當你看到很多生活在邊緣的人們,都還在用頑強的意志抵抗風雨,如今這點小小挫折和困難有什么好怕?不論是辭職、面試、創業、談判,都是遠遠高于生存線的生活籌碼,放手去干,沒什么大不了。
3招,管好你的小情緒心理作家SherriKruger為我們提供了3種方法,用以避免情緒堆積太多:
發生任何事時,不要拖延,馬上解決;
與簡單的朋友交往,少和不討喜又愛挑剔的人交流;
要自信,接受真實的自己,反思太多會讓人變得壓抑。
有些朋友時常處于焦慮的狀態,這里有些對付焦慮的技巧,我也希望你認為他們有效。
1.呼吸練習
如果你感到焦慮,一個讓你自己冷靜的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把注意力放在你呼吸的規律上。當我們感到緊張的時候,我們吸氣比呼氣快, 我們需要顛倒這種情況。
注意你的呼吸,嘗試五秒鐘吸一次氣五秒鐘呼一次氣。不要擔心你數數的速度,保持一個平穩的速度五秒進五秒出?,F在開始延長你的呼氣時間多兩秒,不要使勁,只要讓你的呼吸穩定在一個溫和的節奏,當你的呼氣變得越來越長,你的放松反應就開始接管了。唯一一件能讓你離開這些的就只有你的想法和想象力了。你做得越多練習,你就會越感到能夠再次掌握你的焦慮了。
2.想象
想象是用來冷靜頭腦和減少焦慮感和緊張感的一樣非常有用的工具。一個簡單的想象練習讓你的頭腦想象出一個“特別的地方”,一個你能夠感到安全,離開恐懼的地方。
先閉上你的眼睛,帶著你的思緒去一個你想象出來覺得安全和開心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個熱帶沙灘,一塊草地,一片森林,或者甚至是你的床。這完全取決于你——就使用你的想象力。做一個生動的想象,想一下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覺到什么,聞到什么。用你的感覺引導你去一個冷靜的狀態。留在這平靜的地方,直到你的呼吸變得越來越正常,你的頭腦越來越冷靜。當你感到你已經準備好,打開你的眼睛,深深地呼吸。
3.正念
正念是一種起源于佛教冥想的技巧。它在冷靜焦慮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尤其有效。我們花費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去擔心未來或者是為昨日煩惱,以至于我們忘了去享受現在。于是正念出現了,它鼓勵我們關注現在而不允許我們的頭腦被一些沒有幫助的想法困擾、這里有一些一件你可能會想去嘗試一下。
坐在或躺在某個舒適的地方,然后開始掃描你身體的每一部分,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個你感受到的物質感官上。從你的腳趾開始,到你的腿,你的胃,你的胸,你的肩膀,你的脖子和你的頭,溫柔地放松每一個你注意到的繃緊的地方。以一個長長的深深的呼吸作為結束。
當你在早上做準備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每一樣你在做的事情上面,而不是擔心在這天將會有什么來臨。當你在洗澡的時候,注意水的聲音,感受它清洗你身體的感覺。享受被清洗干凈的感覺。當你在刷牙的時候,把你全部的注意力放到這上面。當你在穿衣服,做早餐的時候,也同樣。
每天早上確保你會用5到10分鐘安靜深思??闯龃巴?,聽聽你聽到的聲音,就能意識到在你周圍的一切。意識到靜止不動,享受你內心的安靜。
4.日常的改變
運動本身可以促進人體的內分泌變化。為了更好的享受運動帶來的減壓效果,我們建議選擇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運動30分鐘以上才能刺激“快樂激素”的分泌。當然為了實現完全放松身心的作用,要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也是非常必要的。運動可以刺激內啡肽的分泌,當運動達到一定量時,內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內腓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中。內啡肽因此也被稱為“快樂激素”,它能讓人感到歡愉和滿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心理學家認為,運動可使人減輕因精神壓力過大帶來的心理負擔, 這如同人們在憤怒時“敲、砸、撇、摔”一樣具有釋放和宣泄作用, 只不過用運動這種合理的行為進行替代, 實現減弱或消除心理壓力的目的。同時運動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我們在運動中,需要不斷克服客觀困難(環境、難度、意外等)和主觀困難(膽怯、退縮、不自信等)去做運動,如果我們通過不斷的練習、訓練和磨練,在運動中得到了肯定、贊美和羨慕,必然會獲得自我成功的認知和高峰體驗。